一、操作前准备:设备检查与物料筹备
烘干机操作前需完成设备安全检查与物料准备,避免因设备故障或物料处理不当影响干燥效果,同时保障操作安全,适配果蔬、肉类、药材等多种物料的干燥需求。
1. 设备安全检查
- 外观与结构检查:观察烘干机机身是否有变形、破损,烘干室门密封胶条是否完好(无老化、开裂),防止烘干过程中热气泄漏。检查风机、加热管、温控器等部件连接是否牢固,风机叶片无卡顿、加热管无破损;若为热风循环烘干机,需确认风道是否通畅,无杂物堵塞。
- 电气与温控系统检查:接通电源后,测试控制面板按钮(电源、加热、风机、启停、温控调节)是否正常响应,显示屏温度显示是否准确(可对比标准温度计,误差≤±2℃)。启动设备空运行 5-10 分钟,检查加热管是否均匀发热、风机运转是否无异常声响,若为燃气烘干机,需检查燃气管道接口是否密封,阀门开关灵活无泄漏。
- 清洁消毒:使用前需对烘干室、物料托盘、风道等与物料接触的部件清洁消毒。先用温水冲洗去除残留杂质,再用 50-100mg/L 的次氯酸钠溶液擦拭烘干室内壁及托盘,浸泡 1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,最后用干净抹布擦干,避免残留消毒剂影响物料品质。
2. 物料筹备
- 物料筛选与分类:根据物料类型筛选,剔除腐烂、霉变、破损的物料(如果蔬去除虫蛀果、肉类去除筋膜)。按物料大小、含水量分类(如苹果分大中小块、药材按根茎粗细分开),避免混合干燥导致受热不均。
- 物料预处理工具:准备切片机(用于果蔬、药材切片)、清洗池、沥干架、托盘(食品级不锈钢或竹制,避免材质污染)、称量工具(用于控制单次投料量),确保工具清洁无油污。
二、物料预处理:保障干燥效率与品质
物料预处理是提升烘干效果的关键,需根据物料特性针对性处理,减少水分含量、优化形态,确保干燥均匀。
1. 不同物料预处理方法
- 果蔬类(苹果、红薯、香菇):新鲜果蔬需彻底清洗去除泥沙,苹果、红薯等块状果蔬切成均匀薄片(厚度 3-5mm),香菇剪去菌柄、对半切开;叶菜类(如菠菜、白菜)需焯水 1-2 分钟(水温 90℃-95℃),捞出后迅速过凉水冷却,沥干表面水分(含水量降至 60% 以下),避免干燥时叶片黏连。
- 肉类(猪肉、牛肉、鸡肉):选择新鲜瘦肉,剔除筋膜、脂肪,切成 3-5mm 厚的肉片或 1cm 见方的肉丁,用清水浸泡 1-2 小时去除血水,捞出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;若干燥腊肉、香肠,需提前腌制(按配方加盐、糖、香料),腌制完成后沥干多余汁液。
- 药材类(枸杞、金银花、丹参):新鲜药材需去除杂质、清洗干净,枸杞直接沥干,金银花整株摊开,丹参等根茎类切成 2-3cm 小段;部分药材(如人参)需避免水洗,用软毛刷清理表面灰尘即可,防止有效成分流失。
2. 物料装盘
将预处理后的物料均匀铺在烘干托盘上,避免堆叠(堆叠会导致局部干燥不彻底,出现霉变),物料间距保持 1-2cm,确保热风能充分接触物料表面。托盘放入烘干室时,需分层均匀摆放,下层放置含水量高的物料(如新鲜果蔬),上层放置含水量低的物料(如半干药材),避免下层湿气影响上层物料。
三、烘干参数设置:根据物料特性精准调整
烘干参数(温度、时间、风速)需结合物料类型、干燥目标调整,确保物料干燥均匀、营养成分保留完好,具体参数参考如下:
物料类型 | 烘干温度(℃) | 烘干时间(小时) | 风速设置 | 操作要点 |
果蔬类(苹果、红薯) | 55-65 | 8-12 | 中速(2-3m/s) | 前期用 55℃低温烘干 2 小时,去除表面水分;后期升温至 65℃,每 2 小时翻动一次物料,避免边缘焦糊 |
肉类(瘦肉片、肉丁) | 60-70 | 10-14 | 高速(3-4m/s) | 全程保持 65℃左右,风速调至高速,加速湿气排出;干燥至物料含水量≤15%(用手捏不发软)即可 |
药材类(枸杞、金银花) | 45-55 | 12-18 | 低速(1-2m/s) | 采用低温慢烘,枸杞烘干至表面发皱、不黏手;金银花烘干至花瓣舒展、颜色浅黄,避免高温破坏有效成分 |
设置参数后,启动烘干机,若为智能烘干机,可开启 “分段控温” 功能(如果蔬干燥分 3 段:55℃/2h→60℃/4h→65℃/4h),实现精准控温;若为手动调节烘干机,需每 1 小时观察温度变化,及时调整加热功率。
四、运行监控:实时观察与异常处理
烘干过程中需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与物料变化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,确保干燥效果与操作安全。
1. 设备状态监控
- 温度与风速监控:每 30 分钟查看控制面板温度与风速显示,若温度波动超过 ±3℃,需检查加热管是否损坏、温控器是否故障;若风速下降,需清理风道杂物,确保热风循环通畅。
- 安全监控:若为电烘干机,需观察电源线是否发热,避免过载;若为燃气烘干机,需每 1 小时检查燃气管道接口,用肥皂水涂抹检测,无气泡为正常,防止燃气泄漏。
2. 物料状态观察
- 外观与质地检查:每隔 2 小时打开烘干室门(动作需迅速,避免热量大量流失),观察物料颜色、质地,果蔬类避免干燥过度导致颜色发黑,肉类避免水分残留导致发黏;若发现局部物料干燥过快,可调整托盘位置,确保受热均匀。
- 含水量检测:干燥后期,随机抽取少量物料检测含水量,果蔬类含水量降至 15%-20%(手感酥脆)、肉类降至 10%-15%(质地坚硬)、药材降至 8%-12%(手捏无软感),即可停止烘干。
五、停机与物料冷却:规范操作与品质保障
1. 停机操作
达到设定干燥时间或物料达标后,先关闭加热功能,保持风机运行 30 分钟,排出烘干室内残留湿气;然后关闭风机与总电源,待烘干室温度降至 40℃以下,再打开室门取出物料,避免高温取料导致烫伤或物料遇冷回潮。
2. 物料冷却与存储
- 冷却处理:将取出的物料放在通风阴凉处(温度 20℃-25℃,湿度≤65%),冷却至室温(约 1-2 小时),避免直接密封导致冷凝水滋生细菌。
- 筛选与存储:冷却后筛选出未干燥彻底的物料(如黏连、发软的果蔬),单独重新烘干;合格物料装入密封袋或密封罐,标注干燥日期,果蔬干、肉类干可常温密封储存(保质期 1-3 个月),药材需在阴凉干燥处储存,避免阳光直射。
六、设备清洁与维护:延长寿命与安全保障
1. 清洁操作
- 烘干室与托盘清洁:待设备完全冷却后,取出托盘,用温水冲洗去除残留物料,若有顽固污渍,可加入少量中性洗涤剂(食品级洗洁精),用软布擦拭,不可使用钢丝球等坚硬工具;烘干室内壁用湿抹布擦拭,去除灰尘与湿气,最后打开室门通风晾干。
- 风道与风机清洁:每周清理一次风道,用毛刷去除风道内的灰尘、物料碎屑;每月拆开风机外壳,清理风机叶片上的杂物,确保风机运转顺畅。
2. 维护保养
- 日常维护:每月检查加热管、密封胶条,加热管表面有积垢需用除垢剂清洗,密封胶条老化需及时更换;每季度对轴承、风机等转动部件添加专用润滑油(32# 机械油),减少磨损。
- 长期维护: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,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,更换老化电线、插头;校准温控系统,确保温度显示准确;燃气烘干机需请专业人员检测燃气阀、压力表,确保符合安全标准。
七、注意事项:安全规范与常见问题处理
1. 安全操作规范
- 用电安全:烘干机需使用独立漏电保护器(额定漏电动作电流≤30mA),不可与其他大功率电器共用插座;操作时保持手部干燥,避免湿手接触控制面板,防止触电。
- 防火安全:烘干室内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料,设备周围无易燃物品(如纸箱、布料),配备干粉灭火器(距离设备≤5 米);若干燥油性物料(如肉类),需定期清理加热管表面油污,防止高温引发火灾。
2. 常见问题处理
- 物料干燥不均:原因可能是物料堆叠、风道堵塞、温度波动,解决方案:减少单次投料量、清理风道杂物、校准温控器,确保温度稳定。
- 物料颜色发黑:原因可能是烘干温度过高、时间过长,解决方案:降低温度 5-10℃、缩短烘干时间,对热敏性物料(如草莓、药材)采用低温慢烘。
- 设备热风不足:原因可能是风机故障、风道堵塞,解决方案:检查风机电源、清理风道内杂物,若风机损坏需及时更换。
烘干机操作需遵循 “准备 - 预处理 - 设置 - 监控 - 停机 - 清洁” 的流程,每个环节注重细节与安全,既能保证物料干燥品质,延长保质期,又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为食品加工、农产品干燥、药材加工等场景提供高效支持。无论是商业生产还是家庭使用,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都是确保烘干过程顺利的关键。